历史上的程咬金是怎样的?他是如何去世的?
真实的历史中的程咬金
在《隋唐演义》等小说中,“程咬金”是一位身怀绝技、忠肝义胆的英雄。然而,历史上的程咬金并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传奇。
程咬金,原名程知节,生于隋文帝时期。他年轻时以勇猛著称,但并非骁勇善战的武将,而是一位地主豪强。隋末天下大乱,程咬金顺势而起,拉拢了一帮乌合之众,在乡间劫掠。
613年,程咬金投靠瓦岗军首领李密。李密任命他为骠骑将军,跟随他东征西战。但程咬金并未在军中立下什么显赫功绩,反而因骄横跋扈的性格与李密产生矛盾。
投降唐太宗
619年,李密战败投降唐朝。程咬金也随之归降唐朝,被封为宿国公。此后,他追随唐太宗征伐四海,并立下了一些战功。但与小说中的“程咬金”相比,他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,只是凭借着资历和功劳,逐渐升迁到左武卫大将军的高位。
程咬金为人忠厚淳朴,深得唐太宗的赏识。史书上记载,唐太宗曾问程咬金:“古人说,将军在军中不派斥卒,是什么意思?”程咬金回答:“派斥卒,派斥卒,怕死卒。”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,却体现了程咬金的治军之道,也反映了他为人仗义豪爽的性格。
去世与后世评价
贞观十七年(643年),程咬金病逝于京师,享年73岁。唐太宗非常悲痛,亲临吊唁,并追赠程咬金为邢国公,谥号“襄”。
在后世评价中,程咬金的功绩往往被夸大,小说家和戏曲家更将他塑造成了一位勇冠三军的英雄。但历史上的程咬金,是一位性格豪爽、忠心耿耿的武将,他的真正价值在于追随唐太宗南征北战,为大唐盛世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程咬金的轶事
除了历史事迹之外,程咬金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。例如:
- “程咬金三斧子”:传说程咬金在与王君可交战时,只用了三斧子就将其击败。从此,“三斧子”成了程咬金勇武过人的代名词。
- “混世魔王”:程咬金为人豪爽不羁,常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,因此被人们称为“混世魔王”。
- “破门而入”:贞观初年,程咬金因酒后失态,误闯宫中。唐太宗见他醉态可掬,未予追究,反而令他开门出去。从此,“破门而入”成了程咬金胆大妄为的典故。
虽然这些轶事未必真实,但它们反映了人们对程咬金性格和事迹的推崇和演绎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趣道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